黨建動態
百年青運跟黨走
- 發布時間:2022/05/19 瀏覽:
朱德親自為其墓園題詞,稱她是黨和人民的好女兒!犧牲時,她才19歲……
“白玉一樣純潔,鋼鐵一樣堅強。”高纓用筆沾著淚水寫下長詩《丁佑君》。
1958年3月,朱德親自為其墓園題詞:“丁佑君是黨和人民的好女兒,是共青團員和革命青年的好榜樣。中國青年應學習她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高度階級覺悟和革命精神。”
黨和人民的好女兒
在四川省檔案館,珍藏著丁佑君烈士的系列檔案:《丁佑君烈士紀念冊》《安葬丁佑君烈士紀念冊》《紀念丁佑君的報紙和剪貼》《青年團西康省工委關于安葬丁佑君烈士的啟示和追悼會的照片》以及連環圖書《丁佑君》。這些珍貴的檔案詳實記錄了丁佑君短暫而偉大的一生。
丁佑君烈士紀念冊
毅然走進革命陣
1931年9月27日,丁佑君出生在一個封建習氣濃厚的中等鹽商家庭,在兄妹三人中排行最末,自小深受家人寵愛。1947年秋,丁佑君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學高中,這是她離開家庭獨自一個人在外生活的開始。
在這期間,她閱讀進步報刊,開始傾向革命。她的二哥丁好德在燕京大學念新聞系,經常寫信給她,並寄一些進步書刊給她看。讀書期間,國民黨軍挑起全面內戰,全國解放戰爭開始,全國各地學生運動日益高漲,她也積極參加遊行等學生活動,1948年4月,丁佑君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罷課鬥爭,1949年11月又投身于中國共產黨地下黨組織發起的護校運動。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1950年1月,丁佑君瞞著家庭考入了西康人民革命幹部杏鑫,毅然決然地走進了革命陣營。
革命熔爐鍛煉成
1950年2月8日,丁佑君同西康人民革命幹部杏鑫的學員及警衛隊隊員由成都向雅安進發。12日清晨,大隊行至邛崍高橋,遭土匪襲擊,丁佑君毫不畏懼,冒著槍林彈雨救護傷員,撕下自己的衣服為傷員包紮,並鼓勵傷員:流血並不可怕,勝利是屬于我們的。丁佑君到雅安西康人民革命幹部杏鑫後,勤奮學習,積極參加勞動,並熱情幫助同學,于1950年4月29日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在幹校結業時被評為學習模範。不久,丁佑君被分配到西昌,任西昌女子中學軍代表。
丁佑君烈士紀念館收藏
參加征糧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但新生的人民政權仍然面臨著種種威脅,糧食問題尤其嚴峻。鄧小平及中共中央西南局高度重視,把糧食問題提高到穩定西南社會、鞏固政權的高度,並在各項指示中明確提出:解決西南地區糧食問題的辦法,是依靠黨、政、軍各方面力量,發動人民群眾,及時組織征糧工作隊,到廣大農村地區開展征糧工作,以便盡快解決糧食問題。1949年12月,西南局展開了具有戰略意義的征糧工作。
丁佑君就是征糧工作隊中的一員。1950年8月她被調任到西昌縣鹽中區參加征糧工作,常常往返各鄉二三十裡,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講解革命道理,當地農民和婦女群眾都親切地叫她“丁代表”“丁姐姐”。
英勇赴義
團史展覽館收藏,圖片來自中國共青團網
1950年9月17日,當丁佑君到裕隆鄉召開農民代表會議時,裕隆鄉匪首朱煊、王正中密謀策劃暴亂。王正中原系國民黨西昌縣參議員,西昌解放後,騙得區幹部的信任,在當地協助征糧工作。丁佑君不疑王有變,當晚借宿王家。18日,王指使土匪搶劫了裕隆鎮,抓走了丁佑君。
匪首為了讓丁佑君供出區委領導的活動以及存糧、武裝等情況,對她進行利誘、拷打、恐嚇。丁佑君斬釘截鐵地說:“死我見得多,怕死就不革命,革命就不怕死。”9月19日,匪首剝掉丁佑君身上的衣服,押著遊街。
丁佑君抑制住滿腔怒火,向群眾高聲呼喊:“鄉親們!這不是我的恥辱,是叛匪卑鄙可恥,我是來河西為勞苦大眾工作的,是光榮的。老鄉們!不要聽匪徒的謠言,最後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19日,土匪正圍攻鹽中區政府,在政府後面的碉堡內有解放軍堅守,敵欲攻不成,無計可施。匪特則將丁佑君押至鹽中區公所,威逼丁佑君說:“快喊他們繳械投降,不喊就槍斃你”。丁佑君置個人生死于度外,毫不猶豫地向碉堡內高聲喊道:“同志們!不要怕,勇敢些,沉著氣,堅持到底,毛毛土匪沒幾個,你們就是餓死也不要下來!我們的援軍馬上就要到了,勝利最終是屬于我們的。”“同志們!對准敵人快放槍吧,把他們徹底消滅得幹幹淨淨!”匪徒們驚恐萬狀,慌忙向丁佑君開槍,子彈穿過胸膛,她倒在血泊中。
當她蘇醒過來時,仍斷斷續續地喊道:“同志們,狠狠地打,我一個人死了算不了什麼,千千萬萬的人民會替我報仇。”眾匪見她未死,又提起她的腳在地上拖了半裡路程,直到全身已被磨爛才拋棄在場上。群眾趕去看望,被匪徒趕走。當晚,丁佑君壯烈犧牲,時年19歲。9月23日,同志們將丁佑君的遺體安葬在她灑遍鮮血的碉堡前。
青春生命精神永存
丁佑君犧牲後,根據其生前的請求,1950年9月25日,西昌縣委追認她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2年5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簽發了毛澤東署名的《革命犧牲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為丁佑君核定革命功績。
生命可以被毀滅,但不能夠被打敗。英雄倒下了,但她的精神永存。